甘南:“四维警务”筑牢双节平安防线
发布日期:2025-10-09 浏览次数:154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甘南迎来旅游高峰与安保大考。甘南公安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为主线,将“主动、旅游、生态、畅安”四张警务名片转化为实战效能,一半以上警力坚守岗位,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平安答卷。
统筹部署“控”全局
把牢安保工作“方向盘”
双节期间,甘南公安深刻践行“一体部署、一体作战、一线落实、一以贯之”工作理念,把“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分解到每一个执行环节;同时以“四不两直”方式直插重点景区、关键路段开展督导,10个督察组下沉一线开展明察暗访,500余名机关警力支援基层混合执勤,构建起“领导带头、全警参与、层层落实”的闭环工作格局。
更关键的是,“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六个早”机制(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早报告、早总结)成为安保“中枢神经”。每日动态研判、道路交通等8大领域风险,精准调度勤务力量,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源头治理“管”根本
织密风险防控“过滤网”
平安建设,重在源头治理。甘南公安将工作关口前移,以“五个重点”(信息搜研、重点管控、风险识别、查补隐患、要害防范)为抓手,构建全周期风险治理链条。节前3轮次治安清查覆盖宾旅馆、涉爆单位等1580余家,整改隐患30余处;节中聚焦危爆物品、“九小场所”等关键领域,通过《整改通知书》压实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针对高原地区矛盾纠纷特点,公安部门主动靠前,成功化解纠纷61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而重点要素管控“六个百分百”的严格落实,更确保了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零失控”,让治理精度匹配高原群众与游客的安全需求,体现了“防患于未然”的治理智慧。
立体巡防“防”未然
构建全域安全“防护网”
在甘南广袤的草原与景区,一套“空地一体、点线面结合”的巡防体系守护着平安。日均3000余人次警力(交警、特警全员在岗)投入巡逻,警航“无人机”与“视综平台”联动,完成7800余个要害点位的空中巡查,实现“地面有人巡、空中有人看”的立体化防控;117个驻寺警务室、19个旅游警务室、33个生态警务室全天候运转,将“七防措施”(寺庙盯防、科技智防等)融入日常,既守护了宗教场所的和谐,也保障了游客的安全,82起群众求助得到高效处置,让“警察就在身边”成为最暖心的安全感。
省际检查站与治安卡点构成的“圈层防线”同样关键。4个省际站、25个卡点核录车辆9000余辆、人员2万余人次,像“过滤网”般拦截风险,用“万全准备”换“万无一失”,诠释了甘南公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
疏堵保畅“抓”服务
打造出行安全“护航舰”
双节期间,甘南“8条精品旅游专线”车流人流激增,公安部门以“四道关口”(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为重点,将严格管理与温情服务相结合。45处执勤点位、38个巡逻组、109个农牧村劝导站联动,查处交通违法246起,“回炉”教育驾驶人500余人次,既严查违法又引导安全;8县市远程视频快处中心、12个快处快赔服务站高效处理176起简易事故,让游客“少跑腿、快处理”。
更具特色的是“多部门联动”机制:26个前置点配备41台急救、救援车辆,救援故障车辆52台;“无人机”喊话、自媒体提示等创新宣传方式,实时引导人流车流。这种“管理+服务”的模式,既保障了道路畅通,更传递了甘南公安的温度,让平安与便捷同行。
从系统部署到源头治理,从立体巡防到服务升级,甘南公安的双节安保实践,不仅是一次“平安守护战”,更是高原地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生动缩影。这份平安答卷的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落地,是“四张警务名片”的实战转化,更为新时代民族地区社会治安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甘南经验”。
记者:拜学媛
编辑:才让杨宗
- 上一篇:合作:“药菌双擎”驱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 下一篇:卓尼:“三色先锋”守护双节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