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山水”文章 打造“诗和远方”——甘南州“十四五”期间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2025-10-17 浏览次数:35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
甘南州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定位、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沿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正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书写着属于甘南文旅产业的华丽篇章。
“十四五”以来,全州文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全面打造新时代“五个甘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突出“六个聚焦”、实施“六大行动”为路径,扎实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加快构建“文旅主导、三产融合、多元共生”产业格局,探索形成了一条符合甘南生态资源特点、地域人文特质、时代发展特征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期间,甘南州先后研究制定了《甘南州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些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有力促进了我州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激发出万千新气象。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2534万人次、旅游花费1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5%;2025年1—9月,全州接待游客2900万人次、旅游花费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24%。这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都生动地印证着甘南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全领域深化文旅资源融合利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甘南州积极构建文艺、非遗、文物、公共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融合渠道、融合平台和融合场景,让各族群众和各方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格桑梅朵》《甘南草原美》等原创音乐,打造《相约甘南》等特色剧目和《擀毡人》《黑措姑娘》等文艺精品,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剧目奖,《藏墙夯舞》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节目,《盛世锅庄》《香巴拉之约》荣获甘肃省“石榴杯”文艺会演一等奖。精心举办“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格桑花开”甘南文旅诗会、“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文艺展演等活动,在冶力关、拉卜楞等重点景区推出常态化文艺演出,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
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建成非遗保护中心1处、民俗文化非遗展览场所7个、传习所38个和表演场所9处,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3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71项、代表性传承人65人,州级非遗名录项目267项、代表性传承人610人,县级非遗名录项目518项、代表性传承人1116人。成功举办临潭县万人扯绳、舟曲县东山转灯、碌曲县南木特藏戏展演等非遗活动,夏河县“相约拉卜楞”村晚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名录。大力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南州宣传展演活动,推动锅庄舞、洮砚雕刻技艺等优秀非遗项目进广场、进校园、进乡村展示展演,特别是在重点景区培育唐卡绘画、藏医药研学、藏族服饰旅拍等非遗体验项目,打造藏族民歌、龙头琴弹唱等非遗沉浸式路演场景,深受游客欢迎。
保护有力,文脉传承见行见效。突出抓好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37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点)文物保护利用,有序实施洮州卫城、然闹遗址等文物维修保护项目,持续推进拉卜楞寺文物修缮工程,加快推进“夏河丹尼索瓦人遗存”研究进程并成功跻身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序列。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发现文物保护点191处,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和卓尼县迭当什城址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1月至5月,八角古城、拉卜楞寺、郎木寺等省级以上重点对外开放文物保护单位接待参观人数98万人次。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提升全州9家文化馆、9家图书馆、28家博物馆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搭建公共文化活动平台,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进景区和游客聚集区,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努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文化服务。
全要素推动文旅产品融合创新
立足新消费、新需求、新体验,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冰雪旅游、低空旅游等产业业态,不断延伸产业边界、丰富产品供给。
“十四五”以来,甘南州创新打造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建成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706个,培育民宿和农牧家乐3000余家。迭部县扎尕那村被评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3年“最佳旅游乡村”,迭部县谢协村、迭部县高吉村、迭部县扎尕那村、临潭县池沟村4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甘川古道·重走长征研学之旅和“百年藏寨·九色甘南”探秘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甘南先后荣获中国最佳民宿度假目的地和甘肃省乡村旅游提质创新奖。
以青山绿水为风采、以红色文化为神采,持续打造迭部—舟曲—卓尼—临潭红色圣地旅游风情线,不断提升迭部腊子口战役遗址、俄界会议旧址、茨日那毛泽东旧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公园等红色景区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搭建“激战腊子口”沉浸式体验场景,推出大思政课、重走长征路等红色主题研学产品,精心承办全省红色旅游座谈会和甘肃“三区三州”红色文旅专列走进迭部活动,推动迭部、临潭2个长征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和2条红军长征旅游精品线路列入甘肃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俄界、茨日那、腊子口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有序推动卓尼县扎古录温泉酒店建设项目、临潭县桃花岛生态康养旅游建设项目、舟曲县德祥康养中心扩建项目落地实施,完成卓尼县扎古录康养小镇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建成夏河藏医药文化康养综合体验馆、贡保堂综合康养中心、夏泽滩藏药浴体验中心等康养体验基地,研制菩提花茶、萨央雪茶等特色藏药养生茶,开发金灯足浴散、药浴散等药浴类剂品,推出夏河—合作—碌曲—迭部康养线路,努力让八方游客在放松身心、养眼养身中乐享美好旅程。
围绕迭山横雪、冶海冰图、洮河流珠等景观,培育“凛冽甘南”线路品牌,建成迭部那黑卡冰雪旅游度假区、临潭县术布桃花岛滑雪场、卓尼冰古滑雪乐园、合作当周生态文化旅游区嬉雪乐园等10处冰雪乐园,推出溜冰车、滑雪圈、雪地摩托、雪地拔河等冰雪项目。持续开展“圣境甘南·心灵之旅—冬春游”系列网络直播,组织举办“冬韵迭部·冰雪奇缘”等特色活动,千方百计做热冰雪经济。
启动实施合作、临潭、卓尼、玛曲低空飞行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打造扎尕那—措美峰—骨麻湖迭山环线游低空飞行线路,建成运营扎尕那、当周草原、桑科草原低空飞行体验营地,引入固定翼小飞机、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等低空飞行产品,推出扎尕那—当周草原—桑科草原低空飞行观光游。
一步一景、一村一韵、一山一画卷,织就了甘南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脉,融乡村风情、红色记忆、康养体验、冰雪乐趣与低空视野于一体 的锦绣缎带。
全链条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十四五”以来,甘南州发挥文旅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着力完善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为文旅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关键支撑。
发挥规划科学指导、资源统筹、引领发展作用,印发实施《甘南州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甘南州“十四五”文化广电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舟曲县文旅高质量发展规划》《卓尼县旅游业发展规划》等7个县域规划和《扎尕那5A级景区提升规划》《大峪沟景区总体规划》等12个重点景区规划,形成了以州上规划为总纲、县市规划为框架、景区规划为基础的文旅规划体系。
项目为王,服务为先。近年来,甘南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等各类资金28亿元,实施文旅建设项目39个,先后建成景区游客中心42处、停车场111个、游步道28条、旅游厕所197座,有效解决了游客中心利用率低和停车场、游步道、旅游厕所数量不充足等短板问题,冶力关景区线上线下提升老年人游玩体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联合发布的2024年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名单。依托“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争取文旅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总投资32.9亿元的25个招商引资新建项目开工建设15个、建成投用2个、完成投资7.8亿元。
一个个文旅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侧面反映的是甘南重视招商引资、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深入实施国家A级旅游景区品牌战略,冶力关旅游区成功创建甘南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腊子口、俄界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桑科、博峪、古战、八角、白云、土门关、扎古录、卡加曼、俄合拉、措美峰、各皂坝、土桥子、河曲马场、达尔宗湖、甘加秘境、阿米贡洪、欧拉克琼湖、雪顿产业园、夏河现代畜牧产业园19个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洮州生态旅游区、流顺2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州A级景区总数达到41个,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1处、3A级景区23处、2A级景区6处。
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设计制作甘南旅游形象LOGO和《带上世界来甘南》《乡愁甘南》等文旅宣传片,在北京、西安等地推介文旅资源,邀请百强旅行社、知名媒体、网红达人等实地体验营销,搭建“相约四季甘南”“甘南绚丽民族风”等热点话题,开展“踏雪寻年趣甘南”2025年甘南州文化旅游新春嘉年华线上邀约仪式直播活动,举办“圣境甘南·中欧盛宴”暨甘南州国际旅游推介、“圣境甘南·心灵之旅”2025甘南文旅全球媒体发布会活动,全面打响“圣境甘南·心灵之旅”文旅品牌,吸引广大游客近悦远来。甘南荣登“年轻人热搜的热门小众出游目的地”榜单榜首,荣获甘肃文旅“热点营销创新奖”和“最佳打卡地”等殊荣。
坚持以节为媒、以节促游、以节引流,推动旅游与民俗、体育活动有机融合,举办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香浪节、赛马会、拔河节、楹联文化节、锅庄舞大赛、则巴邀请赛等节会活动,让节会赛事成为流动的风景、移动的景区、商务的热点、“三交”的典范。
甘南大地上,奇崛壮丽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亘古至今。这不仅是一场以风雅相叙、与身心对谈的山水之旅,更是甘南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甘南,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
记者 高淑兰 薛六十生
编辑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