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高原大棚促增收!合作市反季节平菇年产150万斤

发布日期:2025-10-21 浏览次数:7

合作市地处高原,独特的昼夜温差为平菇生长创造了优良条件,而全国5月至9月鲜菇市场的供需缺口,更让当地反季节平菇种植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合作市依托地域优势与政策扶持,大力推进反季节平菇种植项目,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金钥匙”。

合作市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平菇基地负责人高磊介绍,种植基地占地190亩,有177个大棚,2025年产量150万斤,明年争取扩大生产,进一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也为那吾镇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走进种植基地的大棚,那吾镇吾麦村村民桑吉草正熟练地将采收的平菇分类装筐。谈起如今的工作,她脸上露出笑容:“来这个蘑菇种植基地已经四五个月了,收入很可观,一天能挣150元。”像桑吉草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村民,基地还有50余人,他们无需远离家乡,凭借辛勤劳动就能获得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桑吉草的就业增收,正是那吾镇产业模式落地见效的缩影。那吾镇党委副书记石永亮介绍道:“近年来,那吾镇紧扣产业拓链延链目标,构建‘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联动模式,实现‘家门口就业’与‘集体增收’同频共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已启动‘高原食用菌’地理标志申报工作,后续会加快推进认证流程,以此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今,那吾镇通过政企协作、集体参与、农户出力的模式,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村集体经济也在产业带动下实现稳步增长。

合作市反季节平菇种植项目计划年产100万包反季节平菇,可有效满足多地市场对新鲜平菇的需求。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当地不仅引进全自动装袋生产线和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同时,项目整体采用“公司+合伙人+农户”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让企业、合伙人与农户紧密联结在产业链上。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合作市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平菇基地将建成更具规模的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持续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让高原上的“蘑菇经济”绽放光彩。

记者 王明远 

通讯员 卓玛加 孙娅丽

编辑 马晓娟